找到相关内容360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人间佛教大乘精神契机略论四则

    团体具有许多优势,如组织信众优势,广泛宣讲优势,文教研究优势,可以更多的结合人天教法内容,化机更具广泛性、适应性、细致性,是可以适应于小共同体要求的现代佛教组织形式。   太虚大师认为:佛法一是净化...文化氛围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,故教法需要革新。须重视以菩提心教法为核心的前行方便,发扬菩萨行精神;以五戒十善为核心的人天内容也应着力发扬。(3)在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方面,居士佛教团体对于人间佛教...

    刘鹿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55655511.html
  • 现代性社会与“人间佛教”

    世化的不同,如印顺就为太虚“人生佛教”的“顺应潮流”作了新的解释,提出许多人误读虚法师的思想为“世俗化而已”,而不知道人生佛教的“学理革命”恰恰“不是世俗化,不是人天,不是办办文化慈善,搞政治,而是...恰恰是依世间法而出世间,“以净化世间以进趣出世之寂灭”,如太虚所说“今倡人生佛教,旨在从现实人生为基础,改善之,净化之,以实践人行果,而圆界佛法真理,……直达法界圆明之极果”。[4]问题是,理则上和...

    龚 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4560203.html
  • 中观思想略谈

    佛的动机约有三类:(一)人天-是世间法(世间道),即人天道法。修学方式是持五戒修十善,信因果业报,行各种善行,求现生未来的人天善果,这种发心名「增上心」。虽只是人天果,但诸位切莫忽视,须知人天善果都...安乐。」菩萨与罗汉的差别是:罗汉只为自己断烦恼了生死,而菩萨则是为众生著想。所谓:「不忍众生苦,不忍圣教衰,缘起大悲心,趣入于。」教欲行大乘法者,必发广大心。4.发菩提心:菩提心即大乘心。请问:「菩提...

    宏印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4360263.html
  • 梁漱溟的佛学思想

    其原来面目”。他说:“似乎记得太虚和尚在《海潮音》一文中,要借着‘人天’的一句话为题目,替佛教扩张他的范围到现世生活里来。又仿佛刘仁航和其他几位也都有...

    高振农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3361515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的思想

    佛教更为重要。人间佛教具有哪些基本思想?以下提出六点作为说明:   一、五共法是人间的佛教   佛教分为五:即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。人天的佛教,重于入世;声闻、缘觉的佛教,重于出世。具...但是不能不经过人天、声闻、缘觉的佛教来完成自己。   二、五戒十善是人间的佛教   曾经有位军校校长问我:“佛教对于国家、社会能提出什么贡献?”我说:“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4561590.html
  • 从公众选择角度看科学与宗教的关系

    个人财富的增长为人生目标,这就是人生目标的选择问题。再比如,佛教分为大乘、小乘、人天,其基础理论是类似的,但同样理论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具体目标却不同,人天乘以生生世世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为目标,小乘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4062500.html
  • 从弥勒菩萨到太虚菩萨——兼论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发展脉络

    ”这里“置‘天’、‘鬼’等于不论”,“洗除一切近于‘天教’、‘鬼教’等迷信”;不但已经与仍属传统的“人天”作了区隔,而且也与绝大多数宗教作了区隔,不但初次彰明了佛教富有的理性特色,而且强调了佛教作为...1916年,太虚在普陀山闭关中写了不少著述,系统阐发他的早期思想,其中以《整理僧伽制度论》与《佛教人正法论》为核心。《整理僧伽制度论》表述了他具体的“教制革命”方案,而《人正法论》则应视为其“教理...

    邓子美 丁 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1664101.html
  • 纪念太虚大师圆寂六十周年

    归向,是大涅架,而并非仅止于人间的福利的获得与社会的完善上。对此,太虚大师阐明五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: ‘  佛法之于众生,有因循者,人天是;有半因循半革命者,声闻、缘觉二是;而大乘则唯是革命...佛教僧人,从“人天之师”到与蚤虱蚊蝇等并列为人间“十害”,引起社会人士的反感,这多少即与明清之后佛教的社会功能堕落有着直接关系。  推究原因,虽然有整体社会与文化倾颓大环境的影响,而佛教僧人自身素质的...

    释怡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3165355.html
  • 憨山大师是明代五台山的一位著名高僧

    489页)。  在《观老庄影响论》中,憨山大师从《论教》、《论工夫》、《论宗趣》等方面,对儒、释、道三教,加以评论。他认为三教一理,三圣一体,都是摄于一心,三教之学,也都是提防学者的放心而已。  佛教修行的根本工夫是止观。止观分为大乘、小乘、人天、四禅八定、九通明禅五种。而孔子的“知止而后有定”和“自诚明”,即是人止观。老子的“常无欲以观其妙.常有欲以观其徼”和“万物并作,吾以观其腹”及庄子的...

    崔正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95166770.html
  • 人间佛教与佛法的出世间修证

    一、出世间的修证不离人间   自太虚大师提倡之伊始,人生佛教、人间佛教就不仅仅限于人天正法的强调、慈善事业的倡导,而被赋予即人间而出世间的深义,看作对佛陀整体教法的回归。太虚大师通过判教,说明人生...的误解和将人间佛教世俗化的偏向,他强调人间佛教以实践菩提心、大悲心、空性见为本的“人菩萨行”为要,不限于人天乘法,不同于一般的慈善事业,其深义在于:“从究竟的佛中...

    陈兵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3167507.html